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内容及要求为:
(一)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
1、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机构。学校安全工作校长和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由分管校长负责安全工作。
2、制定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定期研究安全工作,并有相应的会议记录。
3、建立学校安全制度。与校办、德育处、总务处、教务处、信息中心、海航办等部门共同建立三级值班、保安员及门卫巡查、定期安全检查、消防及水电气等设施使用和管理、食堂管理、电教室及实验室安全管理、疾病控制、宿舍管理、网络管理、交通及车辆管理、集会及大型活动、危险化学品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
4、落实安全责任制。学校各部门和岗位都有明确的安全责任要求,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5、建立安全工作队伍。必须保证有12名以上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建立学校义务消防队、抢险救援队。
6、制定安全预案。制定火灾、交通事故、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反恐事故、食品卫生事故、自然灾害事故、传染病等方面的应急预案。
7、建立综合治理联动机制。配合德育处与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聘请有关人员为学校法制副校长或安全教育辅导员,并签订协议或发放聘书,定期组织相关活动。
8、保证安全经费投入。学校安全经费包括人员聘用费用、安全设施配备更新费用、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管理教育书籍资料购置、安全演练活动费用等。
(二)学校安全工作常规管理:
1、学校治安管理。学校保安员及门卫认真履行职责,按规定对进出人员、车辆、物品检查和记录,进行安全巡查。
2、消防及通道管理。安全通道畅通,各通道门能即时开启,有学生时教室后门不得加锁;在相应位置张贴疏散示意图;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并及时维护,无违章用火用电现象。
3、学生宿舍管理(配合海航办)。学生宿舍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熟知安全规定和学生基本情况,管理规范,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学生清查统计,资料齐全。
4、疾病控制和卫生管理(配合校医室)。学校医务室人员有从业资格,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和有效期,防范突发流行性和传染病的措施到位。
5、食堂管理(配合总务处)。学校食堂设施、环境符合卫生标准,经卫生防疫部门认定合格。有校方专人管理,食品采购、运输、加工、餐具消毒等符合操作规范要求,食堂工作人员持有健康证上岗和定期体检。
6、大型活动管理(配合德育处)。学校集体外出活动或校内大型活动有方案,有安全负责人,有活动应急预案;按规定上报审批。
7、交通及车辆管理。校园车辆出入管理,配合总务处做好道闸自动通行车辆录入管理。学校上学放学时门口有专人值班,校内车辆停放规范。
8、安全隐患排查。定期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完善隐患排查台账及整改计划,并上报主管部门。
9、安全日志。学校各类安全日志记录完整,并及时处理日志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10、安全档案管理。学校安全工作分类建档,专人管理,且完整完善。
11、安全教育、宣传、培训(配合德育处)。定期开展学校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各类突发事件预案和师生避险逃生演练。有固定安全宣传栏、有疏散示意图,关键部位有警示语;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管理人员、保安、消防控制员、电工、锅炉操作等特种行业从业人员全部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