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出国,父母有很多担心,其中之一便是毒品。他们担心,离家在外的孩子会不会在外沾惹吸毒的不良习惯。
为提高即将出国的学生识毒防毒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能力,11月27日,省实验国际部中加班的同学们来到哈尔滨市南岗区戒毒康复服务中心,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得到了南岗禁毒大队景山和赵拓宁大力支持。特别选派优秀的禁毒教员张民泽为同学们做讲解。




在戒毒服务中心警官的讲解下,学生们了解了毒品是什么、毒品的危害、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等。同时,学生们观看了视频展播,参与了互动游戏,体验了模拟实景,对毒品之所以叫毒品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吸毒血液循环模型,演示不同方式摄入毒品后血液的变化,其中血液注射7秒便可全身发生变化
同学们作禁毒知识答题

这个仪器通过拍摄你现在的样子,展现出吸毒后3年5年8年后的样子,让同学们直观地看到吸毒的严重后果
先进的声控电子书,通过感应进行翻页阅读,了解反毒知识
吸毒零容忍


资料来源于网络
培养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事关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千秋大业
此次活动中,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互动和沟通,讲出事实真相,让孩子们自己认清吸毒的本质并作出正确的决断。
同学们纷纷表示:有些界限,绝对不可以逾越。许多错,没有挽回的机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了解各种毒品的危害性
拒绝毒品
珍爱生命
附录1:大麻的危害及各国法律
大麻的危害不仅在于它对身体的伤害和成瘾性,而更主要在于它是一种诱导性毒品——吸食大麻后很容易让吸食者走向更高阶的致幻剂甚至是硬性毒品,最后给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带来极大的损害。
大麻法律:中加及世界各地法律不同
在加拿大,虽然成年人吸食大麻合法,但携带大麻出入境仍属于严重违法!在加拿大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特别要注意,即便达到法定吸食大麻的年龄,但携带大麻出入境就是严重违法。
加拿大大麻合法化大环境下,留学生更应提高防范意识。对此,特别提醒留学生,不要随便帮同学和朋友携带物品出入境,如果里面藏有大麻,法律责任则由携带者承担。
在中国,国家禁毒办权威发布的毒品基础知识里将大麻列为“传统毒品”;法律规定,未经法律允许,种植、贩运和吸食大麻,皆属犯罪,将承担极大的法律责任。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因为身处地域的双重性和流动性,特别要注意国家和地区间的差别,寒来暑往往返各地,千万不可因疏忽大意而涉嫌违法犯罪。
同样,大麻是联合国禁毒公约中的严格管制品,滥用大麻会使人产生幻觉甚至威胁生命。联合国禁毒公约把大麻列入麻醉药品进行严格管制。而吸食大麻在加拿大之外的大部分国家仍是违法,比如马来西亚等亚洲其它大多数国家,休闲大麻仍被作为毒品而受到严格管制,违者将予以处罚,而在韩国,这类处罚最高可达死刑。这样说绝非危言耸听,大麻合法尚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加拿大大麻合法化已成事实。对于这一现状,留学生群体虽不必危言耸听,但却不能掉以轻心。对于未成年的留学生而言,与大麻相关的一切均涉嫌违法,必须远离;而已成年的留学生也须了解其中的危害和法律规定,一方面,千万不要尝试“诱导性毒品”,以至陷入更深的“毒害”;另一方面,也不能违背各国或地区有关大麻的法律规定而导致自己违法犯罪。
附录2:不同国家的中小学反毒品教育
美国:DARE计划(药物滥用防治教育计划)
这是一项由警察担任,进入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反毒宣导的计划。所用教材除文字部分,尚配有生动的漫画,以吸引学童,整套课程为期17周。课程重点放在转变青少年对待毒品的态度和感觉上,让青少年明白那种所谓“吸食毒品很酷”的说法是骗人的,吸食毒品会带来严重后果。此外,DARE计划还非常注重家庭的作用,设有专门针对父母的一些指导课程。
地方反毒品组织也举行各种各样形式的宣传活动,其中反毒品剧团受学生欢迎。
8月12日,美国丹佛图书馆外、公园等地设置巨型实验室老鼠笼,提醒年龄在12岁到15岁的年轻人远离大麻,避免遭其毒害,成为实验室的小白鼠。
英国:反毒品画展
由英国全国防止酒精和毒品依赖委员举办,号召孩子们用明亮鲜艳的色彩反映出一个阴暗的主题:毒品和酒精的危害。让更多的人通过画展受益。
俄罗斯:反毒品俱乐部
“妈妈反毒品”公益组织每年在俄罗斯数十个地区开展宣传活动,免费散发关于毒品危害的资料,组织观看禁毒资料片,举办专家论坛。俄罗斯“紫晶”反毒品教育俱乐部,经常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在校园和社区内展开反毒品宣传,提倡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日本:防止滥用毒品教室
日本在全国所有的高中和中学都设立了“防止滥用毒品教室”,派出警官及资深缉毒问题专家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修订“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将有关防止滥用毒品的内容写入其中,向中小学生发放毒品教育读本,让孩子们从小就建立反毒和防毒意识。
每年的六七月间,日本厚生省、法务省、内阁府和警察厅都要举行“拒绝毒品”“防止少年滥用毒品”、“反对吸食毒品”等名目众多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发放大量宣传材料,宣传车街头宣讲,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学校和家庭举办研究会、学习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