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领导风采
所获荣誉
校园风貌
教学设施
地理位置
校园新闻
公告通知
实验要闻
采购公告
部门预算
部门决算
实验党建
主题教育
政治生态
支部建设
优秀党员
实验工会
活力德育
德育团队
德育课程
生涯规划
教学教务
名师风采
教学管理
教学活动
课程建设
英才培训
教育科研
信息速递
课题管理
培训专栏
校本研修
高考改革
海航专栏
招生录取
军体格训
海航课程
研学活动
幸福关怀
爱我中华
国际教育
OSSD
美国项目
AFS项目
国际交流
国际赛事
师资建设
评价体系
精彩活动
素养课程
学生管理
信息融合
综治安全
校园安全
综合治理
中招专栏
招生简章
走进实验
联系我们
校友情怀
校庆动态
桃李风采
情系母校
校史长廊
校友名录
中秋 ● 校庆特辑 || 请回答1948——穿越时空遇见你(一)
发表时间:
2018-10-24
阅读次数:
8326
超越时空的想念
来自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这是一部曲折而凝重的交响史诗
这是一曲高扬奋斗旋律的华彩乐章
这是一幅色彩斑驳
墨香舞动的动人卷轴
这是一条在历史沉浮中
愈显苍劲的不老的画廊
被岁月调染的报页
在七十年岁月中舞动
被时光磨洗的老歌
在七十载岁月里回荡
今夜,就着永恒的月光
让我们一起驻足回首
默读她的故事
感受她的精神与风骨
刊登在《东北日报》上的招生简章
她的征程从这里开始
◆ ◆ ◆ ◆
背负使命 基业初创
(1948年—1952年)
◆ ◆ ◆ ◆
建校先贤黄逸峰
>> 第一校址 ——
西大直街59号 ——
>> 第二校址 ——
道里区透笼街1号——
>> 第三校址——
原高中部教学楼原貌
>> 现校址 ——
海城街1号
教学楼原貌——
1946年哈尔滨解放,东北铁路学院成立
1948年,创办的东北铁路学院附属中学
这所新中国最早的铁路企办校
就是今天的省实验的源头
1950年
铁中首届初中毕业生合影
1950年
欢送同学入军校
那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的时期
那是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勇敢奋斗的时期
自钉桌椅、自制教具、自编教材
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
依旧高擎着知识的火炬
为铁路企业培养后备人才
孟华、张芷、司轮、孙德仁、都子城、赵慈、张景元、阎景韩、孙洁洋、白应军、杨子清、李河、刘维志、于达……
请记住这些名字,他们用自己的双手
铸造了这所学校的基石
五十年代
学生参加建校劳动
五十年代
铁中排球队
1950年
学生集体到吉林龙潭山合影
1964年,我校合唱团参加首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演出。
----------------------------------------
领先风尚 尖角展露
(1953年—1965年)
-------------------------
铁中的第一个春天来了
-------------------------
更改校址,扩大校舍
半军事化的管理
让这里的学生刚勇坚毅
聘请前苏联教师全面实施苏式教学
让这里的成绩蒸蒸日上
最早期的素质教育在这里落地生根
田径队、冰球队、篮球队、航模队
合唱队、铜管乐队、舞蹈队,样样领先
大型话剧《马兰花》在哈市公演上百场
抗洪抢险,植树造林也留下铁中师生的身影
1957年舞台剧《马兰花》演出轰动哈尔滨市,此为演出后校领导、导演与演员合影
科学探索,实践体验,体育训练
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发展
在那个高中生就已经是知识分子的时代
这里的大学升学率达到95%以上
郭沫若先生应邀为学校书写校匾
全国各地学校纷纷前来学习参观
1955首届高中毕业生合影,升学率98%
1954年6月司轮校长荣转,全校教工与司轮校长合影留念。
1959年欢送方历校长荣转
50年代毕业生于富兰(右一)成为中国首批女飞行员
1960届高中毕业生赵连恩、宋茂信、富存信被保送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深造。
1955届留苏生
李泉洞
-------------------------
60年代我校铜管乐队合影
1958年铁中团委合影
(未完待续)
上一条:
中秋 ● 校庆特辑 || 请回答1948——穿越时空遇见你(二)
下一条:
学校大事年表